薛晓文——2025当代艺术名家巅峰之作

       薛晓文——2025当代艺术名家巅峰之作

前言

薛晓文,作为深耕艺术领域的资深大家,以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诠释,在当代艺术领域树立了一座独特的丰碑。他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文化精神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智慧与人文情怀。

薛晓文的作品巧妙融合古典美学与现代艺术,赋予深刻的思想性与文化厚度,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文化根脉的探寻与艺术边界的超越。其书画风格独树一帜,笔墨间流淌着浓郁的东方意蕴,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深邃厚重,又赋予了现代审美的灵动与张力,堪称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典范。

薛晓文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世界艺术舞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薛晓文,字学文,号晨曦,笔名霖雨。1969年12月出生,辽宁省桓仁县人,大学文化。现为世界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桓仁政协书画院院士,桓仁五女山学校美术教师。高级书法师,著名书法家。

长期从事美术和书法教学工作。学术二十余载,驾笔为舟,游于墨海,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每日临池不断,虽苦尤乐。毛笔先学唐楷,后工晋行,直追汉魏诸家,取唐人之态,求晋人之韵,寻魏之雄强,汉之古朴。书风清秀隽永,高雅质朴;豪放洒脱,俊秀秀丽。尤以二王为衣钵,博取众长,法度严谨,笔法圆韵流畅,独具风格。艺术上主张继承传统,又开始创新,师古不拘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寓妙理于豪放之外”;诗为心声,书为心画,学书贵在领悟,在法度的范围内尽量展示自己的个性,抒发自己的情感,书法作品多次在县、市、省及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展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获优秀奖,第一届长江杯全国诗书画影大赛中获荣誉银杯奖,中华纵横全国诗书画影大赛中获二等奖,全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邀请展获特别金奖,首届中国书画“兰亭杯”大奖赛荣获金奖,第五届祖国颂国际书画摄影大赛中获金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联展中获一等奖,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奖,世界华人书画艺术精品大展获国际金奖。共获得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以及各种不同奖项达五十多次,作品入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中央美术馆、巡展于港、澳、台、新加波、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在日本展览过程中,其书法作品得到了专家的点评。评语是:“书法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法度严谨,结字纵敛有度。表现出作品深厚的功力与不拘成法,运用自如的能力,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数十件书法作品已被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有关单位部门及海外友人收藏。曾多次被邀请进京参加书画展览和书画研讨交流活动,部分书法作品已被编入《中华纵横获奖作品选》、《中华当代书画博览》、《中华翰墨艺术宝库》、《中国创新大典》、《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名家书画作品集》、《祖国万岁当代书画名家真迹大辞典》、《中国书画收藏宝典》、《中华书画艺术名家真迹大辞典》等五十多部大典收藏、刊录、出版、荣获优秀园丁、德艺双馨全国金奖艺术家、中国创新艺术家、中华翰墨丹青艺术家、华夏精英、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由于业绩卓著,已被收入到《中华名人大典》、《中华功勋人物大典》、《共和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华人纵横大典》、《世界人物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各种典籍之中,并被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金奖艺术家、世界杰出文化名人”荣誉称号、2004年9月,成功的在桓仁县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作品展,展出100幅作品,引起震动,受到好评。2005年11月,作为一名特邀艺术家进京,在人民大会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荣获中华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华行业百名风云人物荣誉称号。2006年其书法作品通过了国际ISQ9000A书画名家资格认证,达到1万元/平尺,并荣获“中国书画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光荣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时代人物”、“中国民族艺术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9月,成功 地在本溪市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作品展,展出200多幅作品,引起震动,受到了市文化艺术界的好评,同年被国家有关文化艺术部门授予“当代名家、一代名家、共和国知名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共和国杰出功勋文化艺术家、鼎盛中国——100位最具影响力艺术家”荣誉称号。所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县、市、省及全国性的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奖,著有学术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书法情趣》、《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

   在成绩与殊荣面前,现在的学文仍一如既往的临帖、求教、探索、创作、学习、思考……学海无涯、勤奋进取、拼搏求实、在我国传统书法的沃土中,只要不断地努力,辛勤的耕耘,就一定能够收获出丰硕的成果。

           墨韵流淌处,见自我,见天地——记书画家薛晓文

推开薛晓文先生画室的门,仿佛步入一个与外界喧嚣隔绝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宣纸与旧墨特有的沉静气息,画案上,一支笔,一砚墨,几卷未完成的画稿,便是这方天地的主角。先生立于案前,目光沉静,当他提起笔,蘸饱墨汁的瞬间,周遭的时间仿佛也随之放缓了流速。那不是一种创作,更像是一场与古老灵魂的对话,笔尖的每一次提按转折,都是心绪在纸上的呼吸与脉动。

薛晓文的艺术之路,始于对传统的深深敬畏与扎实锤炼。他深知,中国书画这座大厦,若想高耸入云,其根基必须深扎于传统的土壤。于是,我们能看到他笔下线条的来处——那晋人法帖的飘逸风流,那唐楷法度的森严气象,那金石碑版的古朴雄浑。他并非在机械地模仿古人的一笔一画,而是在与历代大师的神交中,捕捉那份流淌于笔墨深处的“气”与“神”。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你既能感受到《兰亭序》中“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雅致,也能触摸到颜鲁公笔下那份刚正不阿的筋骨。这份对传统的“守”,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为了积蓄最纯正的能量,为日后的“破”与“立”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然而,薛晓文先生并未止步于做一位传统的“守门人”。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将这份深厚的传统滋养,化为了抒写当代情怀与个人性灵的语言。他的画作,题材或许仍是传统的梅兰竹菊、山川云水,但内里奔涌的,却是一个现代灵魂的思考与情感。他笔下的墨竹,不再是简单的文人清供,那挺拔的枝干与纷披的叶片中,蕴含着生命在压力下的韧性勃发;他渲染的山水,不再是可游可居的隐逸之所,那氤氲的墨气与虚实相生的构图里,是现代人对自然、对宇宙的哲学叩问。

他的创作过程,尤其体现了“技”与“道”的融合。当技巧纯熟到成为身体的本能,创作便从“有意为之”进入了“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由之境。看他作画,是一种享受。时而疾风骤雨,大笔挥洒,墨色在纸上恣意滃染,如云如雾,气象万千;时而凝神静气,细笔勾勒,于精微处见精神。他善于运用水与墨的交融、冲撞,营造出画面丰富的层次与意料之外的肌理,这些“偶然”的效果,恰恰成为作品中最生动、最富神采的部分,那是天趣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观薛晓文先生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气息。这气息,源于他内心的沉静与丰盈。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他选择退回到这方画案之前,与笔墨为友,与古人谈心。艺术于他,不仅是技艺的锤炼,更是修心的法门,是安顿自我生命的方式。通过一笔一画的修行,他将外界的纷扰过滤,将内心的浮躁沉淀,最终在尺素之上,凝结为一种超越物象的静美与诗意。

薛晓文,这个名字,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当代书画的星空中,发出温润而持久的光芒。他让我们看到,中国书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其生命力远未终结。它就像他画中那流淌不息的溪涧,从传统的深山中发源,一路吸纳时代的雨露,正欢快地奔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而我们,作为观者,只需静下心来,便能在这流淌的墨韵中,照见我们共同的精神故乡。

关于作者: admin2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