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见智能·江淮争锋!安徽赛区智车竞赛圆满落幕
国产芯片赋能赛道,700支队伍同台竞技,三联学院12项一等奖领跑全省
作者:张双双
一、赛事概况与规模创新高
2025年7月下旬,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比赛在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本届赛事覆盖全省60余所高校,吸引700余支队伍参赛,规模较上届增长近20%,创历史新高。
国产技术深度融入成为最大亮点:龙芯中科首次为赛事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极速光电组、双车跟随组强制采用龙芯2K0300开发板作为主控平台,推动国产芯片在高校实践中的应用。赛事期间,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龙芯中科联合共建的“LoongArch生态嵌入式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为国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长效平台。
二、竞赛技术亮点与赛制创新
赛项设置
竞速组:设缩微电磁组、极速光电组、双车跟随组等10个组别,赛道含路障、环岛、坡道等复杂元素;
创意组:新增智慧配送组、智慧医疗组,聚焦无人机-智能车协同、医疗物流等场景18。
技术突破
双车跟随组要求三轮与四轮车模仅通过LED/声音非通讯方式协同运行,考验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
智慧配送组基于ROS系统实现无人机与智能车协同避障、路径规划,山东大学“山魂零队”凭借该组别斩获华东华中赛区冠军。
三、安徽高校战绩亮眼
经过三天角逐,安徽本土高校表现突出:
安徽三联学院:斩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其电磁组连续三年蝉联安徽冠军;
安徽师范大学:通过校内选拔赛派出26支队伍参赛,延续去年全国总决赛亚军的技术实力3;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校内预选赛,40支队伍角逐省赛资格,深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2。
其他获奖院校包括合肥师范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彰显安徽省高校在智能控制、多学科融合领域的整体提升。
四、教育赋能:竞赛反哺教学改革
赛事同期举办“学科竞赛赋能应用型人才专题研讨会”,安徽工程大学王冠凌、安徽中医药大学金力等专家提出:
“项目制教学+竞赛实战”模式应融入课程体系,将智能车技术难点转化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学院院长马利祥强调: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需通过竞赛将知识转化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五、未来展望:产教融合深化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刘业勋指出:
智能汽车竞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平台,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未来,安徽赛区将依托龙芯国产化技术生态,扩大校企联合实验室覆盖范围,加速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结语
车轮飞转,创新不息。2025年安徽智能汽车省赛不仅是一场技术竞技,更成为国产芯片赋能高等工程教育的里程碑。当三联学院的冠军车模驶过终点,安徽高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引擎已全速启动——以自主技术为轮,以交叉创新为舵,江淮学子正驰骋在智能时代的赛道上。